第04:古华风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春在大地上

  ■ 杨晓杰

  早春的清晨,薄雾还未散尽,尚且留有一丝寒意,阳光的出现却将之一一化开。

  母亲挎着篮子、拿着剪刀在田间地头寻找冒着嫩芽的野菜——马兰头,我紧跟在她身后。河畔的杨柳在南风的轻抚下微微抖动发丝,悄然间,又钻出点点新绿。

  不知是春的味道还是青草的味道,那种淡淡的清香让我闻之心头顿感舒爽。远远地,我看到小土坡上,有几人蹲在地上剪马兰头。母亲并未打算和她们一起,而是带着我去了另一边,那是小河的光滩处。母亲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,对于哪里有马兰头再清楚不过。这些长在河畔的马兰头,更多几分鲜绿,定是河水滋润的缘故。

  田野间,有人在春耕,有人在散步,有人在放飞风筝……村庄的生活无需追逐尘世的喧嚣,村民们都不匆忙,他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归,双脚牢牢与大地相连,锄头与扁担是他们得力的助手。就如同村里的树与花,不用着急花开,也从不担忧花落,只是随四时流转,静守自然的规律。

  马兰头茂盛的时候,恰是油菜花开的时节,连着空气都带着一丝香甜。花香的甜,惹来蜜蜂不约而同地在花间轻颤羽翼,花瓣在风中与之共振。转头间,蝴蝶也来细嗅花蕊,我便不再跟着母亲,而是一头扎进油菜花田。

  遍地的金黄小花,我在丛中早已经忘记了来时的目的,只觉天地在此间浑然一体。个头不高的我,稍一低下头便瞧见根根葱绿又细长的茎秆,抬头间芬芳在鼻尖游走,入眼是碧蓝的天空,那是一种清朗见底毫无渣滓的澄澈。

  我又几步小跳站到田埂上,遍地春光,翕然有声,莹彩暖暖。沿着田埂奔跑,呐喊,我的身影与春田交织在一起。一声清脆的鸟鸣突兀响起,与我的呐喊声交相呼应。我循着声音望去,只见鸟儿也徜徉在春日的暖意中。麻雀在田埂上跳跃,它们棕色的羽毛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光泽。喜鹊从头顶掠过,黑白相间的尾羽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。

  我蹲下身子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田埂边冒出的绿意,小草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,点缀春天。

  春天的绿意遍布在大地上,却又是如此的层次分明。有嫩绿、草绿、碧绿、葱绿、翡翠绿……毫无疑问,一切的绿是生命的颜色,是希望的象征,是大自然“于无声处听惊雷,于无色处见繁花”,是时光在轻轻铺展。

  母亲朝着我的方向呼喊,我飞奔过去。她依旧在光滩上忙碌,那可真是片宝地啊。光滩边上,是自家的竹林。竹林间,春风下,我仿佛听到了春笋在地底歌唱。它们在春光的照拂下,春雨的滋润下,定会破土而出,迎接曙光。

  临近正午,我与母亲沿着河畔的小路曲折而回,路旁遍布着蓝色的婆婆纳、金色的蒲公英、白色的荠菜花。走过村庄的古桥,桥下河水静静流淌,桥头又邂逅红晕点点的樱花,樱花且开且落,寂然无声。瞧,还有一棵老榆树,也察觉到了春的气息,皴枝赫然发芽。

  日转星移,又是一年春天。我再次踯躅在这片温柔的大地上,花、草、树与岁月中的模样略有不同,哪怕是一枝一叶,哪怕是一瓣一蕊。这定是万物的独特在大地上展现春的不同姿态。我想,读懂了春,也就读懂了脚下的大地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
   第03版:专版
   第04版:古华风
梅 香
远方的一抹孤云
春在大地上
春的诗已挂上枝头
春从雨中走来
党章百年变迁
上海奉贤报古华风04春在大地上 2025-03-11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