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胡海明
那天傍晚时分,寒风刺骨,我雷打不动,戴着羊毛帽子,穿着厚实的衣服外出散步。当走到某宾馆花坛处,只见一只体形较大,毛发黄白相间,尾巴粗粗的流浪猫眼睛睁得大大的,匍匐在花坛边。见我走来,它并没有像胆小的流浪猫仓皇逃窜,而是起身朝我“喵呜喵呜”叫了起来,那情形如同老朋友相遇,彼此礼貌地打个招呼。这只流浪猫的友善让我驻足。我弯下腰,用手捊捊它的头,轻声说道,“猫咪,侬冷伐?”它似乎对我的抚摸很享受,又朝我叫了两声,时不时用头蹭我的手。我是有猫一族,常说猫的嗅觉极其灵敏,兴许它从我的身上嗅到了同类的味道,因此对我放下了戒备。因为这只流浪猫的鼻翼两侧有两条黑黑的,细而长的毛发,加之浑圆的脸庞,憨态可掬,让我想起喜剧大师卓别林,于是,我给它起名“卓别林”。
想到寒冷中的“卓别林”居无定所,四处游荡,饥寒交迫,翌日晚上散步的时候,我特意带了点猫粮犒劳犒劳热情友善的“卓别林”。像是“心有灵犀”,当我距“卓别林”还有十多米距离的时候,目光如炬的“卓别林”看我朝它走来,身手敏捷地蹿下花坛。它尾巴翘成一根笔直的天线,一路叫唤朝我快速跑来,我停下脚步,“卓别林”瘦长的身躯不停地在我脚旁厮磨……我把带来的猫粮倒在白纸上。毕竟是流浪猫啊,哪像家猫养尊处优,饥饿更是生活中的常态,如今有了美食的加持,“卓别林”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……
有几天,我去外地旅游,可我心里牵挂着“卓别林”。也许“卓别林”是个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”的“绿林好汉”。这天,我照例去老地方投喂。听到我的声音,“卓别林”欣喜地从花丛间蹿了出来。不曾想,它还“拖家带口”——身后还跟着六只大小不一、毛发各异的“难兄难弟”,让我有点错愕——我只带了不多的口粮,可如今却是“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来了一群,让我猝不及防。
在为“卓别林”如今升任“游击队长”高兴之时,念及“卓别林”翻身不忘阶级弟兄的份上,我立马去附近的宠物店釆购猫粮……
从此,我每次去老地方投喂,“卓别林” 和它的弟兄们总会围着我转,“喵呜”声此起彼伏……
有一次,我去外地公干,再次来到老地方,那里正在进行市政施工,花坛也被砸得支离破碎,施工师傅告诉我,那几天,他们看见“卓别林”和它的弟兄们都被装进一台皮卡后面的铁笼子里。一家民间流浪猫狗收养基地的爱心人士为了让流浪猫狗居有定所,联合相关部门,对流浪猫狗进行了集中收容。想到在饥寒中四处流浪的“卓别林”和它的弟兄们从此可以“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我的内心倍感欣慰。人与动物和谐共处,不仅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度,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芒。我期盼能有一天在收养基地与“卓别林”重逢,重续人与动物的美丽约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