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通讯员 冯朝逸) 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,厚植工匠文化土壤,近日,奉贤区总工会开展了“劳动工匠进校园”活动。在上海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的开学典礼上,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潘诗良,为师生们讲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,并剖析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,给师生带去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。
“工匠精神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,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职业信仰。”潘诗良的开场白掷地有声。投影幕布上生动的PPT,将师生们带入了制造车间。镜头里,他手持千分尺测量轴承间隙的专注神情,让在座的学生们屏息凝神。结合照片他阐释着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,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着旁人眼中枯燥的机械加工,瞬间拉近了师生与制造业的距离。
报告会渐入佳境,当话题转向新质生产力时,他拿出在公司里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做成的哪吒模型。随后他展示了智能车间,柔性制造系统实时监控画面中,机械臂精准抓取部件,“这不是替代工匠,而是锻造数字时代的超级工匠,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数字传承。”这番充满未来感的阐释,令在场的学生们眼睛发亮。
报告会结束后,学生们簇拥着他请教问题。这场春天的报告会,犹如一粒火种,点燃了年轻学子们未来心中的职业理想。本次“劳动工匠进校园”活动,希望能在年轻一代心中播撒下执着坚守与突破创新的种子,助力贤少年们成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后备力量。